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江蘇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2年5月19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22年6月1日向江蘇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督察組組長宋秀巖通報督察報告,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作表態發言,江蘇省省長許昆林主持會議。張雪樵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江蘇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www.digitalcheese.net
督察認為,江蘇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江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突出位置,工作力度大,取得明顯成效。
江蘇省深入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大力推進長江大保護、長江“十年禁漁”、太湖治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重點工作。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難題,退出72.6公里生產岸線轉為生活、生態岸線,干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Ⅱ類,長江江蘇段生態環境發生“滄桑巨變”。
積極主動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減污、降碳、擴綠、增長。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關停“散亂污”企業5.7萬余家,壓減水泥、平板玻璃產能,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39.8%和47.5%,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8.8%。2021年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比2016年分別下降18.6%、21.6%。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治氣重點工程3萬余項,2021年PM2.5濃度比2016年下降32.7%。扎實推進長江、太湖、淮河流域和近岸海域排污口“查測溯治”,2021年全省210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7.1%,太湖治理堅持控源減污、生態擴容,確保飲用水安全;大運河水質全線達到Ⅲ類。
大力推進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建立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污水管網長度均較2016年大幅提升。實施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和綠色金融政策,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發布《江蘇生態文明20條》,人民群眾關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動更加自覺。
江蘇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22年4月底,督察組交辦的3411件群眾舉報問題已辦結或階段辦結3034件,責令整改1388家,立案處罰1141家,立案偵查6件,約談82人,問責13人。
督察指出,江蘇省生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明顯成效,但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江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相比,工作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大,一些領域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有差距。
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環境容量超載、生態成本透支的局面認識不深,治污攻堅定力不夠、韌勁不足。鎮江市排查長江干流岸線違法違規項目少報漏報,長江河道管理范圍內仍有19個違規項目,其中9個為化工項目;揚中市以水利設施名義建設酒店,鼎盛重工公司違法建設辦公樓、宿舍樓。揚州市也有兩個違規項目排查時未上報。鎮江市安豐船業公司等企業用固體廢物填占江灘,嚴重破壞岸線生態;復興船舶修造公司非法占用長江岸線,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沖灘拆船作業。
“兩高”項目違規問題依然存在。江蘇省“十四五”期間擬投產達產“兩高”項目20個,其中17個存在設備能效不達標、未批先建、污染物區域減量替代未落實等問題。連云港市鑌鑫鋼鐵公司將分別于2014年和2015年違規建成的2臺高爐和2臺轉爐,謊稱是2013年5月前建成,不需要落實產能置換要求,省有關部門審核把關不嚴,將其納入合法產能清單。該企業2019年起還違規新建1座屬于限制類設備的1080立方米高爐和1座1250立方米高爐。無錫江陰市興澄特鋼公司未開展產能置換違規建設1座1280立方米高爐。常州溧陽市東方水泥公司2017年停業關閉,溧陽市工信局卻于2021年上報不實材料,稱該企業符合遷建條件,計劃異地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省有關部門同意遷建方案并發布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