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2010年的經濟走勢,今年世界經濟繼續緩慢復蘇,但是動力不強。部分國家債務沉重,全球大量的不良資產有待消化,世界各國的經濟刺激政策負面作用開始顯現,美國持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造成的流動性泛濫推高了原料價格,區域局勢動蕩造成復蘇進程迂回,新興市場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加大,貿易保護主義急劇升溫,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www.digitalcheese.net
從國內來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各種有利因素仍然存在。但是,除經濟結構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擴大、農業基礎不牢等長期性的問題之外,通脹預期增強、能源和原材料價格高漲等因素致使企業成本急速攀升,宏觀調控的難度極大。
在這樣的國內外形勢下,鋼鐵行業未來將面臨怎樣的發展環境,生產運行將呈現怎樣的趨勢?我們將一一進行分析。
鋼鐵供需:投資結構變化 需求增速下降
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兩個特點應引起重點關注:一是把控制通脹放在第一位,堅決抑制價格上漲勢頭;二是大規模的投資都被放在了調結構的范疇里,如能源體系建設、電網建設、交通網建設、老工業區轉型、中西部開發、城鎮基礎建設、節能環保投入等。調結構中包含了很多投資項目,這說明,投資仍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投資的方向與結構卻會因為調結構的需要而發生變化。
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地域變化。從國內需求看,主要是由于產業轉移、中西部開發等因素的跟進,一線城市以外區域的鋼鐵需求逐步進入旺盛期。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在城鎮化中領先的城市和地區,投資率出現整體性下降,并從投資增長拉動向消費需求拉動轉變,投資增速會明顯放緩。而中西部地區在發達地區勞動力成本全面上升后的投資價值逐漸凸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必然會帶來廠房、住宅、公共設施等一系列建設需求。這將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支撐鋼材的需求。從這個角度看,今后幾年,建筑類鋼材需求仍將維持相對穩定。
另一個變化是投資類型變化。固定資產投資的適度增長將持續,但增速可能有所降低,而環保、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增速和比重可能上升。連續多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快速上升,到2010年已經高達69.9%,今后幾年投資比重繼續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綜合來看,2011年鋼鐵總需求不會大幅增長,而結構調整的效果會在今后幾年逐步顯現,不同類型的產品競爭力將出現一定的對比變化。而與此相對應的企業發展質量的變化,則會使鋼鐵行業重新確立新的競爭格局。從國際需求來看,我國對外貿易從2008年11月開始下降,到2009年底外貿總額下降了13.9%,其中出口下降了16%。從2009年11月起外貿額開始止跌回升,2010年比2009年增長了34.7%,比2008年增長16%,創歷史新高。但是,對外貿易也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用工短缺、人民幣升值、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融資成本增加等壓力。由于成本和匯率變化趨勢難測,不少外貿企業為防范風險,縮短了訂單期限,減少了訂單量。從我國鋼鐵產品出口的前景來看,雖然世界經濟處于緩慢回升的階段,但2010年全球粗鋼產量創新高,表明全球鋼鐵生產正在逐漸恢復。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今后幾年我國鋼材出口出現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會維持穩定。再考慮到國家出于節能減排的考慮對鋼鐵產品的出口并不鼓勵,總體來看,我國鋼鐵產品出口很難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的峰值。
2010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6.2665億噸?紤]到很多新建大型項目在2010年并未達產,有的項目產能利用率僅在50%―60%,粗鋼產量仍有一定的增長可能?紤]到節能減排壓力和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GDP增速下降的可能性,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測算,“十二五”期間,如果GDP年均增速為8%―9%,預測2015年粗鋼需求總量可能會在6.7億―7.5億噸,年均增速為2.6%―4.6%,折算為鋼材需求量為6.3億―7.0億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