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定為“全球大流行病”,這是自2009年H1N1流感以來確定的第二起“全球大流行病”。國家治理和區域的復雜性、多樣性,給疫情防控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全球鋼鐵行業正面臨更加復雜的局面。 www.digitalcheese.net
“重災區”中的鋼鐵業
3月14日,全球新冠確診人數超過2000例已有8個國家(見表1),確診總數占全球比例91%,成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特別是歐洲已為“大流行”的“震中”。這8個重災區,2019年GDP總量47.8萬億美元,占全球比例55%;粗鋼產量18.08億噸(據《世界鋼鐵統計數據》,最新為2018年數據),占全球比例高達67%,中國、美國、韓國、德國、意大利粗鋼產量分別位居全球第1、4、5、7、10位,占據前10位中的5席,在全球鋼鐵供給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
8國經濟規模、鋼鐵產量占全球均超一半,疫情勢必對全球經濟、鋼鐵行業帶來重大影響。鋼鐵行業與經濟的聯動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量。
一是與本土經濟的關聯性,這可以用鋼材表觀消費量與GDP的比率(噸/萬美元)來簡單觀察,比率數值越大,經濟活動中工業占比越大,經濟增減對鋼鐵的影響越大。2019年,該比率全球數值為0.2(注:鋼鐵采用的是2018年數據)。這8個國家,中國、伊朗、韓國顯著高于全球水平,分別是0.58、0.44、0.33,本土經濟與鋼鐵相關性較強;其他5個國家數值較低,美國、法國數值僅為0.05,這與歐美國家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產業以服務業為主有關,經濟波動對鋼鐵業影響較小,也可以認為是鋼鐵業波動對經濟整體影響較小。
二是與全球貿易的關聯性,這可以用進出口規模來觀察。2018年,8國對全球鋼鐵貿易貢獻度為70%,其中:出口貢獻度40%,進口貢獻度30%。中國鋼材出口6860萬噸,比例高達15%,區域以東南亞、韓國為主;韓國出口量也較大,3010萬噸占比近7%,且中日韓三國鋼材進出口相互交織。美國年進口量3170萬噸,對海外依賴度很高。8個國家鋼材全球貿易相互交織纏繞,疫情失控極可能會對全球鋼鐵貿易產生不利影響,重災區貿易國均難以獨善其身。
三是與間接進出口產品的關聯性。鋼材一部分是直接出口,還有一部分通過產成品進出口,如機電、汽車、家電等用鋼產品,這是鋼鐵行業重要的外需來源。根據世界鋼協2017年數據,8個國家鋼材間接進出口規模達到2.7億噸,其中:間接出口規模1.69億噸,間接進口規模1億噸。中國、德國、韓國汽車、機電設備等制造業發達,間接出口量達1.36億噸;美國、德國是間接進口大戶,用鋼量近7000萬噸。8個國家鋼鐵行業受疫情影響將對全球汽車、機械等諸多產業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總體看,占新冠疫情確診病例九成以上的“重災區”,鋼鐵行業在全球經濟與供應鏈體系中舉足輕重,受疫情影響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疫情影響鋼鐵業的關鍵點
鋼鐵行業是基礎性產業,經濟規模大,產業鏈長,關聯產業多,即使沒有此次疫情,運行也會受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原材料、終端需求等多因素影響,疫情更是增加了行業運行的復雜度。結合前一階段國內鋼鐵行業運行情況,疫情對全球鋼鐵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信心”。之所以將“信心”放在首位,這是由鋼鐵行業已深度金融化的特點所決定的。近年來,鋼鐵行業與金融市場關聯愈加緊密,價格受期貨影響愈加明顯。2019年,國內鐵礦石期貨成交額19.87萬億元,規模在國內期貨商品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長72.39%,是國內成交額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鋼鐵行業的運行需要穩定的市場預期,而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擾動頻頻,恐慌指數VIX創新高,致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劇烈波動。后續走向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歐美股市與國內股市聯動性強,而8個國家中歐美又占有較大比例,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會影響到大宗商品,進而影響鋼鐵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及成品價格定價,這給鋼鐵行業穩定運行帶來了突出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