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ww.digitalcheese.net
看管紅窯溝煤礦的崔鍋扣老人凝望山下的運煤通道(攝影:中廣網記者/陳俊杰 鄧科)

昔日的礦井口已經被填埋成為了黃土堆(攝影:中廣網記者/陳俊杰 鄧科)

袁詩群在回憶當年9萬元賠償款(攝影:中廣網記者/陳俊杰 鄧科)
媒體近日報道,山西大同紅窯溝煤礦5年前發生礦難,死亡人數不明。礦主李克偉沒有組織搶險,而是立即封住了井口,數月后才打開井口轉移尸體。9個月后,礦難瞞報被媒體曝光,之后當地政府兩番調查都無果而終。
直到2009年中紀委介入調查,這起礦難才浮出水面,包括大同原副市長王雁峰、大同市公安局原局長申公元、經偵支隊長高建勛、南郊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志勇、煤監局長張和平在內的多位官員相繼落馬。
那么一起礦難何以能夠隱瞞如此之久?背后究竟有怎樣的利益勾結?遇難礦工的家屬為何選擇了沉默?中央臺記者陳俊杰、鄧科通過多方調查找到了遠在四川江油的一名遇難礦工的妻子。
李克偉,號稱“大同第一溫州煤商”,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在大同拿下了十幾座煤礦。2004年12月17日,紅窯溝煤礦發生礦難,李克偉把井口一封了事,盡管之后有媒體曝光,有人多次舉報,李克偉卻能在5年時間里平安無事。中紀委介入調查,李克偉于2010年春節后投案自首,投案后,他只有一個要求,“不能在山西關押,怕有人干掉他”。
2010年6月,中國之聲記者在大同采訪,關于紅窯溝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種種說法已經成了街頭巷議。而當記者向大同及左云縣官員問及礦難時,得到的答復卻一律是“不知道”。左云縣安監局副局長:
記者:對于紅窯溝煤礦生產經營咱們這里了解嗎?
副局長:我不知道。
記者:誰了解?
副局長:了解的都不在了,調走了。
記者:調走了?
副局長:哦,人不在我們這里。
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記者終于在深山中找到了當年發生礦難的礦井。井口被推土機掩埋,只剩下一個10米來高的黃土堆。守井人是一位60歲的村民崔鍋扣:
記者:這就是紅窯溝煤礦?
崔鍋扣:口就在這地下了,這是主井?
記者:這就是主井?現在都封上了?封上了就一直沒打開嗎?
崔鍋扣:封上了,沒人敢打開,地下有煤氣呢。
井口下的儲煤場和運煤通道上散落的煤渣還可以看出這里曾經開采過煤,煤道上,人工種上的200多棵白楊迎風沙沙作響。
紅窯溝煤礦所在位置原屬大同左云縣范家村,由于過度開采,導致地下形成巨大的空洞,范家村上千口村民已被迫搬遷到左云縣城居住。如今,這里無人光顧,每天只有看護礦井的崔鍋扣老人會來這里巡視一下,防止有人挖開井口下井偷煤。
在問到當年礦難的細節,范家村人都說不知道,因為礦上不要當地人,范家村沒有人礦上工作,事發后,礦上還封住了村里通往礦上的路。
村民:煤窯在我們村外,不在村內。
記者:您也沒有去救人?
村民:我們村里走的路都切斷了,不叫去。
記者:路都斷了,不讓走。
當年在這個礦上打工的多數是四川人,幾經周折,記者終于在四川江油市九嶺鎮粉石村找到了兩名當年的幸存礦工和遇難礦工張遠華的妻子袁詩群。
5年前,張遠華為了償還家里欠下的2萬多元的外債遠赴山西大同煤礦打工,50天之后,妻子袁詩群欣喜地收到了他從煤礦上寄來的2000元錢,誰知第二天就出事了。
袁詩群:頭一天給我打來2000元錢,第二天就出事了。
袁詩群找到了原村支書劉國權、以及江油市司法局中心法律事務所的劉輝、江仲才律師一行8人趕到山西。
山西之行讓袁詩群終身難忘。當時,袁詩群提出要見丈夫的尸體,礦上派來的人當場拒絕。
同行的村支書劉國權回憶說,礦上的態度很明確,“不談妥賠償就不給看尸體”。
劉國權:尸體在一個地方,談判在一個地方,我記得尸體在內蒙的一個醫院里。最后火化在內蒙古火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