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早上6點半左右,云南省師宗縣雄壁鎮私莊村,私莊煤礦煤與瓦斯突出,截至18日,已確認34人遇難,9人依然被埋井下。官方稱,這是云南省15年來最大安全事故。 www.digitalcheese.net
在全國首批重點采煤縣之一的師宗縣,6.2億噸煤就主要集中儲藏在雄壁鎮。在這里,人們與煤礦生死勾連,在過去的53年時間里,有至少146人死于礦難,一些人死而無碑,甚至未被記載、無人紀念。
下鴨子塘村的“敢死隊”
私莊煤礦中遇難或目前下落不明的礦工中,12人來自私莊本村,7人來自下鴨子塘村,8人來自與雄壁鎮相鄰的竹基鄉。
礦難發生時,殷愛平所帶的班正在三四百米井下的第三平面“打掘進”——打鉆、爆破最后的巖層,使第三煤層露出。
這是最接近煤和瓦斯的地方,“打掘進”是許多礦工不敢干的活。殷愛平承包了私莊煤礦的這一份工,工錢可能是普通采煤工的兩倍。
殷愛平找過來的掘進工基本都是下鴨子塘村人,包括張洪林、殷萬培、尹春紅、王石良、殷存光、殷雙全。另外一位——楊建良,則是殷愛平兒子的干爸,陸良縣人。
10月8日,殷愛平最后一次回家,拿了20多斤洋芋(土豆)到礦上做主食,另外拿了三個碗。
“他說(班上)加了兩三個人,要多拿三個碗。”俞谷花回憶。
作為班長,這一個班在礦上做飯吃的鍋碗瓢盆都是殷愛平帶的。如果不出意外,殷愛平帶過去的洋芋可以夠班上的人吃兩三天。
私莊12名遇難者中有11人姓“尹”,年紀最大的尹老包近60歲,最小的是尹兆明,19歲,與親叔叔尹紅坤一同死于井下。尹老七的家就在私莊,離出事的私莊煤礦不到一里地,遇難時離井口只有30米。
在私莊,12名遇難礦工的喪事并沒有哀樂和鑼鼓聲。當地人告訴記者,在當地,年紀尚輕、非正常死亡的人,一、不進家門,二、至少在出殯前不鳴樂或敲鑼打鼓。
2/3的“臨時工”
“如果我知道他是打掘進,肯定不會讓他干。”殷愛平的弟弟殷光平說,“瓦魯、大舍這些地方,都是高瓦斯煤礦。”
在云南省2009年瓦斯等級鑒定中,師宗縣15個煤礦都是高瓦斯煤礦,包括全縣最大的四礦——大舍、金山、瓦魯、五一煤礦。這些礦井瓦斯涌出絕對量通常在低瓦斯煤礦的2至10倍以上,均有“煤塵爆炸性”。
而師宗縣本地老板梁永輝在小阿舍辦事處的兩個煤礦——私莊和盛宏煤礦,連續兩個年度都是煤與瓦斯“雙突”。
2011年11月10日對云南全省瓦斯治理還有另外一個意義。 按照云南省工業信息廳2010年底出臺的“瓦斯治理專家會診工作實施方案”,在11月10日這一天前,省工信委副主任牽頭的專家會診工作小組,應該完成前期的工作審查,并最終形成全省瓦斯治理會診工作總結。師宗縣以上17個高瓦斯礦井在治理和會診范圍內。
大舍辦事處大普安村一位礦工在私莊煤礦工作了6年,但出事前還一直不知道私莊煤礦已被省市煤監局要求停產整頓。“上面的人一來查,只要把煤運出私莊就行了,檢查的人都不會下井。”
礦工們還透露,煤礦的入職培訓通常只是上一堂理論課,做一份試卷。而這份試卷的答案,甚至就寫在黑板上供新員工抄寫,不會寫字的員工,就讓其他人代寫。“培訓”結束,新員工就可以下井。
私莊煤礦可能有2/3的人都沒有上崗證,都是“黑人”,亦即“臨時工”。
在師宗縣雄壁鎮這一條礦上,幾乎所有的煤礦運出,都需經過師宗縣煤炭局設在蔭涼箐的檢查站,查驗、開票,以備日后征稅。運煤司機說,任何煤礦企業是否在生產,甚至生產了多少煤,這一個檢查站應該都有登記。
歷史上的礦難死亡名單
“二十二冢墳”,這是下鴨子塘辦事處下鴨子塘村一個獨特的地名,這個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1958年,村后的煤礦瓦斯爆炸,22人死于礦難,之后被排成一排,集體安葬在村子的后山上。
|